護士手記:耐心真誠的交流,安撫了王阿姨緊張焦慮的心情
發(fā)布日期:2021/3/1 瀏覽次數(shù):4902
俗話說:三分治療,七分護理。患者從入院到出院,都離不開護理,我們和病人共處的時間比家人還要長,我們面對各種各樣的患者,聽他們講述各自的故事。
面對患者,我們不僅僅是治病救人的醫(yī)務人員,更是關系很好的朋友,聽他們講出心中的煩惱,替他們解答心中的疑惑。
半個月前,科室里來了一位術后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病人——王阿姨。剛見到阿姨時,她眉頭緊鎖,心情失落,通過和家屬簡單了病情后,才知道阿姨心情失落的原因——9年前在其他醫(yī)院做了手術,2年前又進行了二次手術,二次手術術后由于刀口長時間不好,經常滲液,而多次治療不見好轉,最終導致阿姨如此消極的看待此次住院。
王阿姨住院已有半個月的時間了,通過這半個月的治療,她的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轉,從有多重耐藥菌感染到連續(xù)做了3次細菌培養(yǎng)均無細菌生長,從脊柱關節(jié)外科王新昌主任每天為阿姨仔細的沖洗換藥,到現(xiàn)在滲液減少成功拔管等等,都充分體現(xiàn)了科室對阿姨的悉心照料。
有一次,我在下午巡視病房時,看到王阿姨坐在床邊一言不發(fā),悶悶不樂,于是,我便上前詢問阿姨發(fā)生了什么事情,為什么不高興,阿姨就和我聊了起來。原來,阿姨的兩個兒子都很忙,因為工作原因無法時刻在身邊照顧,王阿姨因此感覺有些傷心。并且,二次手術后,王阿姨曾在大兒子家居住過一段時間,由于刀口長時間恢復不好,常有滲液流出,為了避免滲液沾得到處都是,就在傷口處墊衛(wèi)生紙,導致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會產生很多廢紙,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很多不便,王阿姨也是怕家人嫌棄,所以造成長時間的心情低落,腦海中曾多次產生不好的念頭。
聽到這兒,我接過話,勸阿姨說:“您看,通過這段時間的治療,現(xiàn)在滲液明顯少多了,引流管也拔掉了,細菌培養(yǎng)也沒事了,刀口也縫上了,這不是很好了嗎?您再看看人家得癌癥的患者,還都很積極的進行治療呢,您這算什么呀阿姨,您的病不久就要痊愈了,可別再胡思亂想了。”阿姨聽到后哈哈大笑著說:“你說的也是,過不了幾天,我的病好利索了,可能就讓我出院了!”我也很爽快的回答說:“放心吧阿姨,只要心情好了,病肯定很快就會好,很快就能出院”。看到王阿姨心情好多了,我才放心去做其他工作。
現(xiàn)在,每天下午忙完手頭工作后,我都會找王阿姨聊聊天,阿姨也變得積極起來,主動配合治療,病情也恢復的不錯,而且主任說,王阿姨下周就可以出院了。
我們脊柱關節(jié)外科始終秉承著以病人為中心,尊重、同情、信賴、關懷和理解病人。在治療和護理過程,充分體現(xiàn)愛心與真誠,以減輕患者緊張焦慮的心情,能更好的配合我們工作,把醫(yī)護患緊緊聯(lián)系到一起,帶患者到健康的彼岸!
本文作者:吳麗榮 聊城市人民醫(yī)院東昌府院區(qū)脊柱關節(jié)外科護士
從醫(yī)感言:我是脊柱關節(jié)外科的一名護士,多與患者溝通,多了解他們的病情,是我從醫(yī)多年的法寶,它能使患者信任且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,促進疾病康復!我們脊柱關節(jié)外科所有醫(yī)護人員將始終守護大家的脊柱關節(jié)健康。